facebook twitter instagram 瀨戶內石頭島 日本遺産ロゴ 文化庁ロゴ

日本遺產故事

知道嗎?!
流淌著悠久時光的石頭島

~越過大海,構築日本基礎的 瀨戶內備讚諸島~

1.持續支撐著日本建築文化的石頭

日本近代化發展的明治後期到昭和初期,日本銀行總行主館以及明治生命館等,代表日本的各種近代西洋建築被建造出來。這些建築中使用的花崗岩,是瀨戶內海的群島上,特別是岡山縣與香川縣之間的備讚諸島上出產的。

此外,江戶時代建造的城郭的石垣,作為日本為數不多的石造建造物,世界聞名。其中建造技術最高的是大阪城的石垣,大阪城,是德川幕府動員眾多大名從1620年到1629年重建起來的。大名們爭先地搬運巨石,建造起巨大的石垣。這個石垣大量使用了從備讚諸島運來的石材。

像這樣,描述日本代表性曆史建造物時,是不能離開備讚諸島的石頭的。

2.采石的曆史

石頭的原產地瀨戶備讚諸島,位於本州與四國之間的瀨戶內海上。它由無數的大小島嶼組成,有小豆島,鹽飽諸島,以及笠岡諸島等。

島上平地較少,從山地到海岸,到處都是巨大的岩石。利用島嶼的這個特性,江戶時代以後,人們開采高質量的石材,並將其用於建築。采石場名為“丁場”,記錄著開采石頭的悠久曆史。先將鐵質的箭(楔子)鑿入石頭,再製造裂縫分割開,稱為”切割”。切割大石塊,需要有能辨別石眼位置的高難度技術以及相關工具。

留存在小豆島上的,江戶時代大阪城石垣的采石場遺址中,有很多直徑為2~3m甚至更大的石塊,大小不一地分布在山坡上。能讓人想象到從前,大名們使勁敲打鑿刻石頭時的景象。石頭上釘楔子的痕跡,以及采石者的刻印等,都可以印證當時的開采技術。

開始開采石頭以後,很多技術人員來到島上,在島上逐漸形成了加工並利用石材的文化。鹽飽本島上,開始建造起各種大型石製建造物,如木鳥神社的鳥居,被稱為“年長者”的島上統領的墓碑等。

到了明治時期,采石成為此地區的代表性產業。其中,笠岡諸島的北木島出產的,號稱“北木石”的花崗岩,被用於東京以及日本全國各地的近代化建築。使用北木石建造的重要文化遺產建築很多,如日本橋,東京站丸之內書店等等。

此後,1950年代,隨著工具的機械化,可以實現大規模采石。因此,采石工匠們開始追求高品質的石頭,如同“切山”般,不斷地往下深挖下去。其結果,就產生了切割石頭後的懸崖峭壁般的采石場了。

巡訪備讚諸島的這些島嶼,可以感受到約400年前後采石技術的變遷。

3.支撐石材產地的海運

備讚諸島的島嶼雖然與大陸隔著海,但采石產業依舊發展得很好。因為大海就是連著這些島嶼的“通道”。人們通過海運,將巨石運到偏遠的地方。

瀨戶內海的群島是日本西部海上交通的大動脈。因此,島上逐漸形成了連接各個島的港口小鎮。裝載著開采的巨石的工業港口,利用自然地形的海灣作為物流據點。小港口的護岸則是用切割剩下的石材料建造的。石牆倉庫也是石材原產地特有的風景。此外,醬油藏庫前麵,還有很多榨醬油用的鎮石排列成排。

眾所周知,江戶時代,鹽飽諸島地區的人們都參與了巨石的運輸,但其運輸能力與優秀的船舶操縱技術則要追溯到中世紀的鹽飽水軍。鹽飽諸島,既是中世紀鹽飽水軍的根據地,也是江戶時代鹽飽回船的據點,還是幕府末期,孕育眾多幕府軍艦“鹹臨丸”船員的聖地。

備讚諸島的島嶼上,有的村落還保留著複雜的區域道路劃分。例如,鹽飽的中樞地域——本島的笠島地區,狹窄的道路錯綜複雜地交錯排列,呈無法眺望遠處的防禦性構造。另一方麵,笠島地區的主要幹路被稱為“Maccho通(町道)”,沿途排列著日本傳統結構的房屋。一排排的房屋足以證實此地區當時的繁華。在笠岡諸島的真鍋島上,山城腳下也有防禦性的道路區域,那是與鹽飽水軍並列的中世紀真鍋水軍的據點。此外,小豆島的土莊村落還被稱為“迷宮之鄉”,其結構複雜,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很容易迷失方向。

備讚諸島的島嶼,有山,岩壁,海岸,沙灘,富於變化,並形成了有裸露岩石的景觀。像這樣,島上山與海融為一體的小而聚集的地形,非常利於開采石頭,以及石材的陸運和海運。

4.與石頭共存 生活文化

備讚諸島的人們,從很久以前就與大石頭共存。為島民帶來豐富生活的巨石,同事也是人們崇拜與祈禱的對象。此外,掏空岩石建起的山嶽靈場等地,總是有很多人來拜訪,祈福。

在石材產業最繁盛時代,島內即可完成開采石塊到運輸石材的全過程,儼然發展為一座工業城市。其中特別值得注目的是,支撐著石材產業的石匠們的生活文化。島上的石材產業帶來了財富,人們則創造了文化與娛樂。島上放映電影的電影院,也說明了小島曾經的熱鬧與繁華。

此外,還有很多石匠們的珍貴文化,例如勞動之歌——石切歌,其舞蹈——石節,以及在節日等特殊日子吃的石切壽司等等,這些文化至今仍被傳承著。

乘船向小島出發吧,那裏會有湛藍的天空與舒緩的氛圍。去感受一下瀨戶內海,以及石頭文化吧。

TOP